P2P或再爆一大雷,贝米钱包暂停提现
6、7月的天气热到令人窒息,刚好配合了P2P网贷行业的集中“暴雷潮”。火热的炎夏,不仅让人倍感焦躁,也让P2P网贷行业被倍感焦躁,现在这个行业的人,皮肤是热的,心却是凉的!
网贷暴雷故事总是一个接着一个讲不完,我们讲一个最新的——贝米钱包。
今天,贝米钱包的微信公众号发出公告称,在环境舆论和用户恐慌的压力下,宣布暂停投资和提现,并承诺会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回款方案。
其实,在6月份时,一大波P2P网贷平台倒闭潮出现后,贝米钱包就已经受到用户质疑。
现在,只不过是猜测变成了事实!
P2P网贷集中暴雷潮
6月以来,陆续有P2P平台“爆雷”,出现提现困难、甚至跑路的情况。
据网贷之家统计,6 月P2P网贷行业问题平台数量达到63家(达2017年以来单月高峰)、当前正常运营平台共1836 家(历史停业及问题平台累计达4347家)。光是7月的第一周,爆雷的P2P平台就达40家,涉及资金超1200亿。
网贷之家显示,7月以来爆雷的P2P公司主要集中在江浙沪一带,而此前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之城”——杭州,近期也成为“重灾区”。
我国P2P网贷现状
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7月6日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P2P发展监测报告》。
《2018年上半年P2P发展监测报告》显示,根据技术平台监测,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在运营P2P平台共2835家。今年上半年新增P2P平台36家,消亡721家。
累计消亡平台消亡类型包括长时间网站无法访问、僵尸网站(长时间网站不更新)、主动退出以及经侦立案等,其中网站无法访问居多等。
《报告》还指出,技术平台监测结果表明我国P2P用户超5000万人,经各方统计分析我国人均投资金额22788元,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同时,技术平台对P2P投资用户的年龄进行分析,发现我国P2P投资者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其中20-29岁人数最多,占比29.73%。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平台对P2P平台违规情况开展持续监测。技术平台累计发现涉嫌自融自保、开展校园贷等违规业务、虚假宣传、诱导性宣传、服务器在境外、收益率过高等违规的P2P平台2000余家,2018年上半年技术平台新发现涉及上述问题平台近280家。
互金整治小组的重拳
P2P网贷集中暴雷潮,并非凭空爆发,而是在监管层的重拳整治之下的必然结果。
此前7月9日时,中国央行官网发布公告称,近日,人民银行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互金整治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
副行长潘功胜指出,互联网金融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总体安排,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潘功胜强调,整治下一阶段工作极为关键,各地要高度重视,乘势而为、坚定不移,加大统筹部署,稳定工作机制,明确政策界限,聚焦重点业态、区域和机构,完善整治方式,强化整治力度,引导机构无风险退出,开展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稳妥有序加速存量违法违规机构和业务活动退出。
互金整治小组释放出来的信号很明确,一是,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整治,遏制互金行业无序发展,消除风险,措施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二是,引导相关平台有序良性退出,而不是恶性退出(提现受阻、老板跑路),保证投资者权益;三是,逐渐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四是,给出时间周期,1-2年,这样给一些公司留出缓冲期,要么良性退出,要么适应新规。
中金:3年后,平台数将仅剩目前的10%
中金公司在其最新报告中称,近期中国P2P网贷平台关停数量增加,预计P2P退潮或仍将持续2-3年。在满足监管合规要求基础上,再考虑运营成本的攀升,3年后正常运转平台预计不超过200家,仅为目前运营平台数量的10%左右。
报告预计,新一轮对P2P的监管细则及现场检查即将开启,或在2019年6月前完成进一步的整改验收。其后将进一步完善准入制度,或进行牌照发放监管,而不仅仅是备案。
目前大部分P2P网贷平台业务仍不合规,当前1836家运营平台中,仍有60%的平台尚未完成银行存管,即存在资金池和挪用资金的可能。
另有25%的P2P平台给投资人的年收益率大于12%,大概率给借款人带来极高的贷款成本和违约可能;还有期限错配、隐性担保、标的超额、信息披露等问题。
中金报告指出,本次网贷平台的爆雷潮主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1)主打自融、虚假标的、资金池等庞氏骗局的平台在趋严监管下难以为继;
2)流动性趋紧导致贷款端(尤其大额)逾期率上升、平台累计的准备金难以足额赔付;
3)投资者资金流入放缓,导致存在期限错配的平台流动性问题凸显(6月行业成交量及余额出现“双降”)。
此外,中金公司认为,原定于今年6月完成的P2P备案已确定推迟背景下(或因考虑到 存量违规业务消化难度大、各地具体标准不一等问题),监管本次发声一定程度上认可了P2P有其存在的一定现实意义,更表明了加速推进存量风险整治的决心。
该公司预计,新一轮监管细则及现场检查即将开启,或在2019年6月前完成进一步的整改验收、并在此之后进一步完善准入制度,未来或不仅是备案,而是发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