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民币,前央行官员喊话:别慌,别干预,要淡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04.7-2006.7)余永定近期在外媒网站project-syndicate上撰文表示,在2015年-2016年期间,中国央行消耗了约1万亿美元(约占1/4)的外储用来干预人民币贬势,随着人民币近期再次走跌,货币政策制定者应该回顾之前的经验,避免类似的代价高昂且徒劳无功(消耗外储)的干预方式。
人民币自今年4月份中美贸易摩擦以来,至今最大累计贬值幅度已达10%,且在8月中旬时一度逼近7.0关口。
上一次人民币剧烈走贬是从2015年8.11汇改开始,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引发大量资本外流,尽管中国央行多次出手干预汇率(消耗1万亿美元外储、资本管制),但市场的恐慌情绪仍旧持续了一年多,直到2016年末时,人民币逼近7.0附近,贬势才得以遏制,2017年初人民币汇率企稳。随后从2017年5月份开始到2018年2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走升。
对于近几个月人民币的剧烈贬值,投资者主要还是担心中国的经济前景,着和2015年-2016年的情形一样。由于基础设施投资下滑,以及出口减弱,中国的GDP增长正在放缓。投资者现在担心,因美国挑起的争锋相对的贸易战可以会进一步削弱中国的出口能力,从而拖累经济。还有一些人担心,美国政府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近期人民币的走弱是由中国政府有意推动的以获得出口优势(尽管中国央行官员多次声称不会将人民币贬值作为贸易战武器),而这会继续加剧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
由于中国结构性改革停滞,风险进一步推高。尽管中国央行已经微调了货币政策立场,转向“略微宽松”,但相对偏紧的货币政策、强化的金融监管和支持更广泛的去杠杆措施,以及遏制房价上涨的措施,这些都引发人们对于房地产泡沫即将破灭的担忧。再加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风险不断上升,投资者对当前的市场感到越来越不安,已不足为奇了。
不过,这一轮人民币走贬和2015-2016年时的情形不同,这一次并没有引发民众的恐慌情绪。目前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量仅只有2015-2016年时的一半,由于交易量较小,因而即便对美元需求不大,也会对汇率产生较大影响。
我们在此前文章《人民币剧贬,央行为何淡定?因民心不慌》中写道:本轮人民币贬值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和三年前8.11汇改后的剧烈贬值相比,本轮贬值并没有出现市场恐慌情绪,普通民众并没有出现恐慌性购汇。
根据彭博编制的个人购汇/付汇率(个人购汇率)指标显示,该指标曾在2016年初一度接近140%的高位,其后基本呈下降趋势,至近几个月基本在90%左右波动。这表示个人购汇意愿在下降。个人购汇/付汇率超过100%意味着购汇规模超出实际用汇,部分购汇可能用于储蓄,对冲人民币贬值,该比率是个人购汇意愿趋势的替代性指标。
另外,据中国央行数据,国内家庭持有外币存款今年4、5月均出现下行,6月微幅回升后7月环比降1.57%,创去年8月以来最大降幅。
根据中国外管局数据,中国今年二季度的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金融账户的盈余分别为58亿美元和182亿美元。
这两个账户的双顺差,同时也没有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那么人民币为何近期剧烈贬值呢?这一点无疑很难解释。有一种解释是,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将可能会被修订,目前发布的数据只是初步数据,并不是真实反映市场情况的数据。另一种解释是中国央行在通过汇率制定机制管理人民币汇率,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反映市场对美元实际需求。
还有一个就是央行的外储数据,央行已经近一年没有干预过外汇市场了。如果央行动用外储干预人民币汇率,那么外储会减少,但是今年7月份的外储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
至于7月外储为何不减反增,有人认为,这可能因为只反映了美元计价的储备资产,另一种可能是,中国央行已经动用了外储干预,但是没有在收支平衡表中更新出来。考虑到2015-2016年时的经验,后者更值得担忧,当时中国消耗1/4外储干预汇率,这种代价过于高昂而且徒劳无功。
花掉的1/4外汇储备未能转化为中国公民持有的等量私人国外资产,这笔钱从中国的国际收支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中消失了。这意味1/4外储都逃离到了境外。
有人认为人民币在2017年初企稳是央行动用外储干预的结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时人民币企稳是由于美元下跌,并非央行干预成功。事后看来,如果2015年到2016年没有干预外汇市场,人民币可能会再持续贬值一段时间,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很小。
上一次的经验给我们上了一课:不要惊慌。对市场参与者而言,要避免大规模资本外流;对于货币政策当局,要坚持不干预的政策(保持外储稳定),维持国家信用,即便汇率跌破7.0也没关系,不应纠结于人民币到底破不破7.0。只有这样,人民币汇改机制才能最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