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部分ICO项目套“洋马甲”逃避监管
本文转载自经济参考报,有删改
去年9月4日,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叫停ICO(首次代币发行)非法公开融资炒作。
一年过去了,众多虚拟货币在过去一年里经历了“过山车”行情:冲上历史新高,如今跌入低谷。与最高点价格相比,比特币、以太币、莱特币、柚子等主流虚拟货币普遍跌去了超过70%,也就是经历了至少两次“腰斩”,“空气币”贬值速度则更为惊人,跌去90%的比比皆是。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曾表示,很多ICO发币项目存在问题,要么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空气币”,要么整个生态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不少项目发币的初衷就不是为了改变行业痛点,而是炒高之后“割韭菜”赚钱。
在国内对ICO采取强有力措施后,随着ICO风险的不断暴露,各国普遍开始加强监管。中海基金督察长黄乐军称,包括美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国家,甚至是一直持支持态度的日本、英国等国也开始加强对虚拟货币、ICO和虚拟货币交易所的监管,逐步开始重视因虚拟货币引发的消费者、投资者保护问题。
ICO第三方跟踪机构的数据显示,8月全球ICO融资总额约为1.95亿美元,与今年1月份数据相比减少近87%,成为2018年目前表现最差的月份。来自中国的ICO项目资金缩减,被认为是造成数据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侧面印证了政策的强有力。
花样翻新:套上国外基金会马甲逃避监管
尽管市场不景气,但ICO项目仍旧不断涌现,只不过整个过程更为隐匿。今年上半年,记者曾在一处创业孵化基地见到一位ICO项目方负责人。他描绘出了自去年9月4日之后ICO发币的普遍“新生态”:为逃避监管,首先在新加坡设立一家基金会发行ICO,声明不接受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及个人投资,只接受国外大客户投资。但事实上,项目接受的国外大客户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仍为散户,采用代投方式,“出了事散户会找大客户,不会直接找基金会。”对外宣传中,白皮书中的外国人面孔通常是花钱雇来“充门面”的。通过层层包装,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能募集到相当于两千多万元人民币的以太币。自始至终,关键人物几乎不会出现在公开宣传材料中。
防范“爆雷”,须形成国际监管合力
尽管一年来国内及时叫停ICO起到了显著成果,但从现实状况看,继续严厉打击ICO,防范金融风险,避免盲目的投资者血本无归依然任重道远。
随着ICO币破发愈演愈烈,项目存在“爆雷”可能性。近期,已有艺术链、英雄链、太空链等多个ICO项目曝出风波,投资者大都集中在国内。
对ICO的监管,宜探索国际合作形式。在国内政策趋严后,一些项目方跑到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继续发币,有的交易平台将注册地及服务器搬到了马耳他等地,但吸引的仍旧主要是国内投资者。从中也可看出,ICO监管要想起到更大效果,必须坚持国际合作。只有形成国际监管合力,才能对ICO行为做到有效防控,及时遏制“割韭菜”的“空气币”在国内继续滥发,保护投资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