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融语财经
FW融语财经·财经头条

美国1.9万亿美元大放水 中国如何避免被薅羊毛?

作者:tydl001

发布时间:2021-03-21 01:17:16

面对美国的大规模刺激和流动性泛滥,各国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构筑防火墙,这对于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当地时间3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国会两院通过的1.9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法案。虽然美国股市反应积极,但美国和世界各国各界对这一巨大的新刺激计划仍有不同意见,尤其是对其中长期影响。

那么问题来了——这1.9万亿美元将如何影响世界经济?中国如何避免被美元资本“薅羊毛”?

美元贬值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肯定的是,拜登政府的大规模刺激计划对世界经济有着积极的短期影响,因为美国消费需求的扩大会导致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增加,进而通过传导和乘数效应导致世界经济整体快速复苏,2021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也会相应提高。

但近20年来,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一直在上升,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战争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维持大规模军事部署,导致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居高不下。特朗普上台后,大规模减税导致财政赤字进一步飙升。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一直靠借贷维持,联邦政府债务上限不断被打破,最终会导致美联储货币供应量增加,使美国流动性过度宽松,资本大规模流向股市和房市。

2017年12月23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签署了1.5万亿美元的税制改革法案,这是美国近30年来最大规模的减税。

这符合所谓的“现代货币理论”。由于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的货币化渠道非常畅通,导致许多美国主流经济学家认为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占GDP的比重略高。

然而,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是过去的一个教训。当时美国利用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将美国的危机成本转嫁给国际社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试图重蹈覆辙。

美联储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和美国不断扩大的国际收支逆差,必然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美国过剩的流动性会流向新兴国家的金融市场,这将促进这些国家金融资产泡沫的扩大。如果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就有可能被国际资本所利用,从而扩大市场中的这些矛盾,成为攻击的目标,导致一些金融资产价格随着资金的涌入而大起大落,继而大规模撤离,引发一连串的金融市场动荡。

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就是利用大规模的转移资金,对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资产进行投机,然后在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缺陷暴露出来的情况下,提前出售这些资产,获取暴利——这其实是国际金融资本获取暴利的主要途径。

更有甚者,美国政府经常鼓励或强迫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让金融资本自由进出新兴市场的金融市场。但美国政府只会根据自身需求调控财政货币政策,不会考虑对其他国家的溢出效应,也不会积极与新兴市场国家协调政策。因此,面对美国的大规模刺激和流动性泛滥,各国只能通过自身努力构筑防火墙,这对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是困难的。

中国必须控制金融风险

中国是新兴市场国家的领头羊,经济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外部市场的重大变化也会对中国产生溢出效应。从短期宏观经济的实体层面来看,美国的大规模刺激也将有利于中国的出口。2021年,2020年下半年中国出口将继续改善,对美出口将进一步增加。在金融层面,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动机和规模也在增加。此外,中国政府不断扩大金融开放措施,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海外资本配置的人民币金融资产数量大幅增加。因此,国内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面临着良好的前景。

然而,美元贬值和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美元汇率下跌限制了出口商的利润。但商品价格的上涨会逐渐波及到生产领域,导致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此外,在宏观层面,由于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和外汇储备的增加,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外汇被动增加基础货币,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造成压力。

幸运的是,中国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仍然有一些控制措施,因此国际短期资本的影响可以有效地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此外,经过前几年的整改,中国的金融风险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资产泡沫、理财产品混乱、互联网金融矿得到有效整改,结构性矛盾不会因外部溢出冲击而加剧。

中国政府也根据中国经济的实际需要,明确避免了金融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合理采取了结构性金融救助计划和货币政策,针对穷人的消费需求和中小企业的生产性融资需求,既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又保证了内需的增长。与美国大而不必要的刺激政策相比,中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更注重对生产过程的保护和刺激,为未来的可持续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政府明确放弃财政赤字货币化理论,将财政赤字控制在合理水平,避免挤压货币供给。地方政府的债务也在中央政府的安排下得到有计划的处置,从而保证了地方政府的基本支出需求。通过控制中国自身的金融风险,我们将有信心避免被美国金融资本薅羊毛化。相反,我们可以利用全球资金的相对过剩,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做大做强提供便利。

热门文章
风险提示:本站内的所有入驻广告、入驻分析师、入驻经纪商/金融机构或其他媒体平台互换资源,其所包含的内容均由第三方自主发布,与FW融语https://m.cjwzzx.com/完全无关。点击任意图片/文字广告按钮后将会离开FW融语财经网站,跳转后页面的所有信息均由第三方控制,与FW融语https://m.cjwzzx.com/完全无关。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免责声明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