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历史考研
要掌握金价的趋势,对国际政治及历史的了解不可以忽略,对于掌握全球政治格局的构成,更是十分值得研究人员关注,而格局的构成与历史是不可分割,但由于历史往往由胜利者演绎,往往造成印象概念错觉,所以,单单的表面历史观感,往往就使我们走入了分析逻辑的歧途。
市面不少交易者亦忽略历史,但其实研究历史与分析的本质是十分接近。真正研究历史的专家,不是指背诵及抄袭或道听途说,或者盲目依据流行或权威解说,而是指能考证真实史观的人。表面可以接收的讯息,历史学家会明白当有机会受当权者、作者及当时的群众需要及个人利益而诠释,有很大机会与事实不乎。这情况其实与金融市场十分接近。
笔者指出历史观的重要性,是想带出一般人对英美及中东的政治及文化误解。由于战后欧美的工业革命优势,一般人普遍对欧英美文化趋之若骛,经过数十年的美化修饰,造成了一种并不真实的历史感。
包括:一战及二战史观、冷战前后的政治局面。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及很多欧洲国家拥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靠着剥夺值民地天然资源及廉价劳动力,享受着高速的经济增长。这种不公平及强权历史,相信已经很多人亦忘记了。
根据很多官方资料,为了方便管理殖民地,霸权国家会运用媒体、语言及教育对殖民地作出偏差性的调整,更会对社群有影响力的团体作出控制,并透过利益分配作有效影响,而霸权国的谎言则因此获得认同感。
然而,若基于任何理由,这些霸权国等国家失去该地方的主权,该等霸权国家会赞助当地的反对派组织,而这些组织会鼓动媒体、学生、低下阶层、宗教组织及极端组织,进行暴动及抗议,然后待机会介入,以重夺当地经济资源。而二战后,殖民地霸权没落,取而代之,是美英商业及国际贸易霸权。
二战后大量殖民地相继独立及回归自身主权国家,1951年,伊朗从英国高压管治下民主独立,原本剥削当地原油资源的英国原油被迫撤出伊朗,然而,二战后英国已经沦为二流国家,基于利益受损,英国求助于美国,而美国则派出中情局要员Kermit Roosevelt 到伊朗当地利用贿赂及恐吓,促发当地暴动,并推翻当时的民主政府。这是美国政府承认的公开资料。
在伊朗民主政制动乱爆发,英美则军事介入,并支持认可英美霸权的地方势力执政,但同时则资助反对派,以图透过拉扯当地政治,在背后控制伊朗资源,对当地主权施压。
然而,随着美俄的明争暗斗,以及美国在利益与政治需要,伊朗一直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多场革命后,更走入政教合一的体系。因此,伊朗与美国可谓世仇。
而近期的美伊局势,被美媒口舌以实力悬殊为由,解说战事并不会升温来安抚市场,而特朗普的表述更是刻意为市场降温,这些表述明显又一次是当权者为保护自身利益的预期控制手段。但事实上,这种解说根本没有从伊朗的人民文化及当地人历史观立场出发。
伊朗去年提倡以欧元作原油计价,这动作有机会打击美元的霸权;而伊朗与中俄关系密切,若军事联手则大大威胁中东的战事平衡,即影响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而伊朗同时拥有大量原油资源,这影响国际油价之余,更影响美国在原油产业的利益;而伊朗信奉伊斯兰教,与欧美天主及基督教本就是信仰矛盾。从种种层面分析,这次美伊紧张局势还会进一步发酵机会较高,这波黄金升浪或比很多人想象的更为强劲。